南境的秋日,与京城总是不同的。

       景不同,人也不同。

       徐冽在秦况华闲置已久的将军府养了一个多月,身上的伤才算是好起来。

       也好在他自幼习武,身强体健,本就是底子不错。

       这一战负伤虽说严重,当日自战场退下来,也确实危及性命,好在救治的及时,如今恢复得不错。

       秦况华早在大半个月前,整饬军中,安抚南境百姓,也在妥善处置完刚收复回来的几处失地的驻军编制之后,便率领大军返京献捷。

       他临走之前倒说要给徐冽留下几个心腹可用之人在身边,被徐冽给婉拒了。

       这次大战之中,朝廷的封赏固然少不了,能与秦况华平起平坐也未可知,他六年前失去的东西,如今终于再次回到手上来。

       可那都是后话。

       如今他地位摆在这里,不适合用秦况华身边的副将左右手。

       何况他身边还跟着徐四他们。

       也用不着。

       偌大一个将军府,其实上上下下就那么几个人。

       秦况华也是个直爽的人。

       高门出身的贵公子,一朝入军中,倒真的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放弃这华贵精致的将军府,搬到军中去与将士们同住一处,确实难得。

       也怪不得柔然突然犯境他还能够稳住军心,即便是连丢城池,也仍旧能够勉强稳住接下来的局势。

       这都是秦况华过去六年时间在南境苦心经营换来的。

       在府中待的久了,徐冽便想出门走走。

       可出一趟门,又遇上事儿。

       卖身葬父。这种事戏文上听得多了。

       但要说卖身葬兄,还真是头一次遇着。

       那姑娘姓胡,徐冽是后来才知道她单名一个媛字的。

       十七岁也是花一样的年纪,家中贫苦,没有嫁人。

       五岁上丧父,到了七岁又丧母,自幼是跟着她兄长相依为命长起来的。

       她兄长比她年长了五岁,三年前娶了妻,可胡媛的嫂子对她一向不好。

       胡媛生的清秀,像她母亲更多些,她嫂子嫁过来的第二年就动了心思要把胡媛卖了换富贵,她兄长硬撑着没答应,才躲过去一劫。

       偏生南境战事一起,连丢城池不说,军中折损实在太过严重,秦况华依兵部所言,自行定夺,在南境征兵。

       胡媛的兄长,就再也没活着回来。

       徐冽本不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只是出一趟门,路上围的水泄不通,他本欲绕道,结果听见周遭百姓说起什么战事,什么可怜一类的话,这才动了心念,让徐四上去看看。

       徐四也是个机灵会来事儿的,见胡媛可怜,便询问了旁边儿围观的百姓,可知道这姑娘来历,这才打听出这许多的消息来。

       徐冽捏着眉心:“阵亡的将士们都会发放抚慰金下去,一人二十两银,便是她和她嫂子两个人,吃穿用度省着些,两个女人也足够过好几年的富裕日子,甚至都够做个小本经营,何须她卖身葬兄?”

       莫不是又叫欺负了去。

       战场上的袍泽之情,是旁人很难理解的。

       尽管徐冽是参将,胡媛的兄长不过不入流的无名小卒,但是一起上过了战场杀过了敌,就是一起出出生入死过的兄弟。

       徐冽从与北国一战之时,才真正见识到战场的残酷。

       无论是打了败仗还是大胜,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那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

       能活着从战场回来,是幸运的,也是家人的幸运,上天眷顾。

       可一旦战死沙场——真正能够因功得朝廷封赠追赏的,永远不会是那些冲在最前头的将士们。

       徐冽提了步子,迈步上前去。

       周围很快有人认出了他:“徐将军,快看,是徐将军。”

       而后就自觉地让出了一条路给他。

       南境危局,就是从徐冽快马奔赴南境之后,才开始有所转变。

       他在南境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并不比秦况华低,甚至有赶超之势。

       当日徐冽负重伤,被抬着送回将军府,府门外等了多少的百姓,等着他平安的消息。

       之后的十天时间里,几乎是家家念佛,人人祈福,只盼着这位为他们带来平安祥和的大将军能够平安无事,能够再替他们撑着,护他们安居乐业。

       百姓们知道徐冽是有伤在身的人,更不敢冲撞了他。

       胡媛一身素衣,哭的泪眼朦胧,突然抬起头来,一见徐冽,哭的更凶了。

       徐冽最应付不来女人哭。

       虽然他身边没有过什么女人。

       赵盈算是头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能常在他身边……不,是他能常伴着她的。

       然而赵盈从来不哭。

       徐冽抿紧了唇角,面色发冷:“这是怎么回事?你兄长战死沙场,知府衙门应该给了你们家二十两的抚慰金才对。”

       胡媛闻言哭的更痛,一句囫囵话也说不出了。

       一旁有上了年纪的婆子唉声叹气,没太敢往徐冽身边凑,只是挪过去几小步而已:“将军有所不知,这丫头也实在是可怜。

       老婆子住在她家隔壁的,她大哥真是疼她,可惜那柳氏不是个东西。”

       徐冽皱眉,她口中的柳氏,想来应该就是胡媛的嫂子了。

       那婆婆又说道:“胡征他上阵杀敌,家里放心不下的就这么一个妹子,生怕柳氏背着他把这丫头给卖了,临走前妥善安置了阿媛,倒也不知道是把人藏在了哪里,连家都不敢叫她待着。

       结果战事结束,胡征他死在了战场上,知府衙门的人挨家挨户的发放抚慰金,找到胡家门上时候,阿媛根本就不在家。

       那柳氏倒是装模作样的哭天抢地一场,结果隔天就带着那二十两银子,还有胡征从前留下的一些积蓄跑了。

       等到阿媛得到消息赶回家,那家里早就空空如也。

       她一个姑娘家,胡征临走恐怕也没给她留多少傍身的银子。

       她跟她哥哥相依为命长大的,去认领了胡征的尸首,可哪里来的银子安葬呢。

       可怜啊,真是可怜啊。”

       徐冽算是听明白了。

       这天底下竟然真有这样没心肝的人。

       结发为夫妻,家中横生变故,居然就这样撒手跑了。

       徐冽对徐照虽然失望透顶,但是在他的记忆中,幼年时徐照和母亲是分外恩爱的,那个家里总是和满的氛围。

       他在京城长大,固然也有些败坏门风的人家,养出些混账纨绔,但老一辈儿的,在他们小孩子眼里,哪一个不是恩外有加?

       即便是淮阳郡主,也一向都与她的郡马爷,如今姚家那位家主,是相敬如宾的。

       倒是这样的地方,这样的门户,反倒生出这样令人寒心的事情。

       胡征尸骨未寒,柳氏连他的尸首都不去认领回家,即便要走,总也该把人给安葬了。

       既得了人家的钱财,又撂下一家子不管,禽兽不如!

       徐冽从袖口中取出一只荷包来。

       藕荷色的荷包实在与他不是特别的相配,且那荷包颜色分明旧了,连工整精细的针脚也有些松,想是很有年头。

       徐四一看他掏荷包就知道他的意思,正要上前去接,徐冽却打开了荷包,把里面的银子拿了出来递给徐四。

       那里零零散散,加起来也得有个十几两,别说是葬兄,都足够胡媛安身立命了。

       徐四又松了一口气。

       好在将军还没有叫这样的事情气昏了头。

       不然人家卖身葬兄的,将军再一时大发善心,把人给带回去,回了京城,那样乱的局势,可怎么跟公主交代呢?

       那头胡媛缠着手接了银子,她也是本分姑娘,对着徐冽,分毫不敢有非分之想,只跪在那里连连磕头:“将军……将军若是不嫌弃,奴婢当牛做马也可以,将军若是不惯,奴婢……奴婢……”

       她在那儿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徐冽想她大概是想说些下辈子当牛做马一类的话,又觉得那都是些虚头巴脑的,远远没有她手上那十几两银子来的实际,所以也不好意思开口说。

       但这种事,对他来说不过举手之劳,十几两银子他也不是给不起。

       只是于胡媛而言,这是救她于水火之中,还能叫她安葬她兄长。

       眼见着小姑娘额头都要磕破了皮,徐冽摆手,叫了徐四一声。

       徐四会意,匆匆上前,把胡媛给扶了起来:“你好生安葬了你兄长要紧,将军身边一向都是我们伺候,他不惯用婢女,况且你兄长是为国征战,战死沙场,他也是有功的人,与我们将军,也有袍泽之情,你快别磕了。”

       胡媛眼泪大把大把的往下掉,一句话也说不出。

       徐冽其实是个心细的人,再三想来,还是觉得仍旧不妥。

       给了银子解决了胡媛葬兄的事,那十几两也足够她安身立命,可这天底下的事本不该是这样的理。

       徐冽面色沉沉,想了很久,上前半步:“胡媛是吧?”

       胡媛忙不迭点头:“将军您有什么吩咐吗?奴婢……”

       “你不是谁的奴婢。”徐冽声线清冷,“你哥哥爱护你一场,把你捧在手心里长大,不是叫你去做谁的奴婢。

       我只问你,柳氏,你恨她吗?”

       小姑娘大抵从前被胡征保护的很好,眼中一时闪过茫然。

       她似乎不能理解徐冽所说的恨,是什么东西。

       先前替她说话的那个婆子倒像是个有见地的,横了两步冲上来,一把攥了胡媛的手:“傻姑娘,我的傻姑娘,徐将军这是要给你出头,替你出这口恶气,你还不快谢徐将军吗?”

       可是替她……出什么气呢?

       胡媛懵懂:“将军……我,我不明白将军的意思,嫂……柳氏她,她还会回来吗?”

       徐冽深吸了口气。

       十七岁了,干净的一张白纸一样。

       这样的姑娘,心地太纯净,甚至想象不到人心的险恶。

       她总不会以为柳氏只是因为丧夫,才从胡家走了的吧?

       不过也没有必要揭穿这些丑陋不堪的真相,非要叫她在这种时候还去认清这样的现实。

       徐冽突然又想起了赵盈。

       不知道她心中在京城好不好,沈殿臣和姜承德他们又有没有在太极殿上为难她。

       眼前十七岁的姑娘,都比她更像个孩子些,日子比她过的清苦,心却不会像她那么累。

       她在京城一个人撑着,又得知他负伤的消息,也不知道会不会伤心自责。

       徐冽心头软了一场:“我给你留下银子,是叫你安葬兄长,余下的钱,也足够你安身立命,可柳氏能带着你家的银子跑了,就也能回来抢你手上的钱。

       你兄长不在了,你却要好好活着,为了他,更是为了你自己。

       如果她回来抢你的,你能保护自己吗?”

       胡媛死死的抿着唇,小脸儿煞白。

       抢她的……?那还会……卖了她吗?

       徐冽看她那样的脸色,立时就懂了。

       她不能。

       胡征从前把她保护的太好,这令她一点儿自保的能力都没有,根本就不是柳氏的对手,失去了胡征,胡媛便如同一叶浮萍,只身飘荡。

       大概柳氏真的杀回来抢她的,她也只能唯唯诺诺,予取予求,任凭柳氏磋磨。

       啊,还是赵盈那样子好一些。

       谁也别想欺负了她,更别想从她手上讨着半分好处,叫人放心得很。

       两场战事,他离开京城大半年时间,总是心安的。

       只是太叫人心疼。

       徐冽背过身,再没看胡媛:“徐四,带着胡姑娘一起,咱们去见钱知府。”

       恶有恶报,没道理天下作恶的人还能逍遥自在,活的惬意。

       围观的百姓们越发对这位救他们于水火之中,挽危局于狂澜的徐将军虔诚起来。

       徐冽越过人群走出去没几步,身后传来的是百姓的欢呼声。

       他下意识驻足回头看,那些百姓乌泱泱的跪了一地。

       这景象,他见过。

       陪着赵盈去扬州府那时,她从扬州府启程回京,扬州百姓自发的为她行跪送之礼,送上的那把万民伞,现如今还摆在司隶院的二堂之中。

       徐冽心头一热。

       原来除了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之外,以这样的方式,保护着大齐百姓,受人爱戴敬重,是这样的感觉。

       不知不觉中,他和赵盈做了一样的事,自然更像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