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文艺时代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戛纳随想(3)


       他们有一项电影扶持法案,就是从每张电影票(5-6欧元)中提取约11%的特别附加税,用于扶持本土作品。

       而随着电视业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原本单一的税源已经扩展至dvd销售、网络视频点播、电视台放映等等。

       这两种途径的针对群体非常明确,前者支持商业片,后者支持处女作和艺术电影。更重要的是,它激励电影人的多样化创作和坚守品质,争取更多的票房,为今后发展积蓄资金,由此产生滚雪球效应。

       制作、发行和放映,这是三个环节的自身造血过程。

       此项制度,自然利于本土电影发展,却被好莱坞深恶痛绝。因为他们的附加税也包括外国片,但税款不返还,而是直接纳入基金账户。

       就像《泰坦尼克号》,当年在法国缴税1200万欧元,至少够拍5部本土电影。

       可其实,抵御好莱坞全球化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只是人家做的很有智慧,且真正有利于自己的电影产业。

       我们就简单粗暴。用比较loaggie cheung!张蔓玉!恭喜你!”

       他先用英文说了一遍,又换成了普通话。

       “哇哦!”

       全场顿时沸腾,尤其是大中华区的电影人和媒体,一时间都与有荣焉。华人评委颁奖给华人影后,记者噼里啪啦的各种拍照,直晃瞎了眼。

       “青仔,谢谢!”

       身穿黑色吊带礼服的张蔓玉,款款上台,跟褚青抱了抱,在他耳边轻轻道了声。

       这个由花瓶变成国际明星的女演员,历练得已是从容淡定,极为简短的道:“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感谢评委会,感谢整个剧组,当然还要感谢阿萨亚斯,谢谢!”

       “哗哗哗!”

       掌声轰鸣,张蔓玉和巩丽算是法国人最喜欢的两位亚洲女明星,特给面子的捧场。

       最佳女演员过后,便是影*帝的颁发。

       结果在评审团的计划之中,却大大超过了其他人的心里预期,年仅14岁的柳乐优弥成为戛纳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而最终的影片奖,则破天荒的给了一部纪录片《华氏911》。

       白白胖胖的迈克摩尔,接过查理兹塞隆手里的奖杯和证书,无限感慨:

       “几个礼拜前,我们还遇到了很多困难,没有人愿意发行这部电影,现在全世界都能看到了。有人偷走了自由,但此刻有个共*和国总统,他说把自由还 给观众。谢谢!”

       (这本书在去年八月份上架,开始的订阅只有一千出头。我没怎么求过票,更新也很少,但在你们的支持下,现在均订已经逼近三千了。这让我很感动,也谢谢你们!)(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