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六娘和王大红暗道不好,一拍大腿,小跑着去找城门卫求情。

       王大红膝盖一软就给人跪下:“军爷请您行个方便,我孙子一个人在家,他晚上没饭吃,我们不能被关在城里呀!”

       秦六娘也着急的点头:“是呀,军爷我儿子还小,请您通融一下,放我们婆媳出城吧!”

       城门卫铁面无私,任这俩婆媳怎么拉扯,他如坚硬磐石,纹丝不动。

       常家婆媳见一个求不动,就去求另外一人。

       城门卫都是听从号令之人,他们根本无权放人出城,当然对常家婆媳的苦苦哀求,无动于衷。

       婆媳俩哭也哭了,求也求了,现在两个响屁都没换来,王大红心里憋的气又加了一层,她把所有的落魄都算在常喜头上。

       秦六娘算是看明白了,她们今晚不可能出城,现在该想怎么在镇上过夜才是。

       “娘,我们今晚该咋办呀?!”

       是啊,该咋办呀?!

       她们在镇上的本家亲友,完全搭不上边,现在能想到的也就是常村长家老大,常秀珠的爹。

       王大红擦干净眼泪,挣扎着站起来:“走,去饺子铺借宿一晚。”

       她算盘打得好,奈何天不遂人愿,等她们来到饺子铺的时候,发现已经关门了。

       久久拍门,却无人回应,从旁边商铺打听才知道,常记饺子铺只要城门一关,他们就准时收摊,几年下来雷打不动。

       婆媳眼见投靠亲友无门,这下是真的慌神了。

       眼见着路上行人匆匆,人家都有落脚点,偏她们在镇上没有家,像两个孤魂野鬼在游荡。

       眼见太阳快要落下地平线,婆媳俩走到一家客栈门口,秦六娘咽了咽干涩的嗓子:“娘,要不我们住客栈吧?”

       “我们凑合住一间,怎么说都要把今晚挨过去才行呀!”夏天的夜晚即便不算冷,可是老天爷爱下雨,白天是晴空万里,夜里指不定就变天了。

       秦六娘的提议,只换了婆母的一顿掐。

       王大红像是泄愤似的,又长又脏的指甲,往儿媳身上使劲下手,又掐又拧的,恨不得从儿媳身上抠下一块肉来。

       “住客栈,我住你个大头鬼!”

       “要住客栈,你付钱!”

       王大红长到这般年岁,别说住客栈了,连一回酒楼都没进过,但是她知道,好不容易挣来的6文钱不能动,也不够用。

       秦六娘被掐得眼泪水在眼眶打转,她实在是太委屈了。

       她早就提醒过婆婆要赶紧回村,偏生婆婆不听她的话,现在还要掐她出气?

       她们被困在石头镇无家可归,这能怨她嘛?

       秦六娘心里恨死婆母了,可是又不得不面对眼前的困境,她现在和婆母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好,不住客栈,要不...要不我们去找金贵吧?他们书院不是有给学子住的地方吗?”

       “要不我们今晚找过去凑合一晚?”

       秦六娘这个提议,终于对了王大红心思。

       她觉得这个办法可行,说走就走,一路马不停蹄的赶到石鼓书院门口。

       城门关上也就意味着,她们没办法出城回村,今晚要露宿街头。

       砰砰敲门,看见来开门的人,是一副书生打扮,想起儿子在家时,偶然会说他在书院成绩不错,还结交了一些好友。

       王大红理了理衣襟,这会儿她有点神气,开始摆谱说。

       “麻烦小哥通传一声,我们是常金贵的家人,让他出来接我们!”

       来开门的黄鹤,明显是一愣,他上下打量一眼门口的两位妇人,满头大汗不说,脸上手上脏兮兮的,衣裳破旧,一起背着空竹篓。

       黄鹤迟疑的确认:“你们是常金贵的家人?”

       常金贵不是说,他家虽然住在村里,却是大门户之家吗?门口这两位妇人穿着打扮,连在书院烧水的大娘都不如,怎么会.....

       黄鹤的片刻迟疑,足矣令今天一路坎坷的王大红和秦六娘抓狂。

       “我们真的是常金贵的家人,你先把他喊出来,见上一面不就确认了吗?”

       王大红此时语气开始急躁,以为这名学子,把她们当成行街乞讨,骗吃骗喝的乞丐了!

       只见开门的黄鹤,为难的挠挠头:“大娘不是我不让你们进,是常金贵他这会儿不在。”

       婆媳二人只觉得有一道晴天霹雳砸在头顶上。

       “啊?已经快天黑了,他能去哪里?”

       学子像是看怪物的眼神,再次审视了两位穷酸妇人,才施施然开口。

       “哦,这也不是大秘密。”

       “咱书院有一位秦公子,为人潇洒出手阔绰,读书之余,就喜好结交三五好友。”

       “今日常金贵受邀去秦府赴宴,咱书院还有其他人与他同行,我也不知道他们何时回来。”

       王大红听罢,倒是觉得新奇,她儿子竟然在镇上结识了贵公子?

       她作为老娘自然与有荣焉!

       心底又添几分神气,忍不住得意洋洋,还不忘追问学子:“你怎么没有去?”

       这一问,让来开门的黄鹤心生不悦,但他面上还算维持住礼节,搭了腔。

       “我出生乡野家境贫寒,岂能有机会参与那等宴会?

       我倒不是好结党的人,人家请不请我赴宴,与我来说无甚影响。”

       他言辞淡淡如水,面上也一副波澜不惊的样子。

       王大红听说他出生乡野,竟然与自家儿子一样是寒门子弟,不免多看两眼。

       来开门的黄鹤被她看得心里发毛,随意的拱拱手,嘭的一声,重新把书院大门合上。

       石鼓书院有一传统,学子轮流看门、洒扫,做一些身体力行的事情。

       旨在培养学子,读得圣贤书,也要四肢勤劳的传统。

       山长本是一番好意,但也有人会钻空子。

       比如说今日,应该轮到秦公子看门,他家境优渥,挥金如土。

       就有如黄鹤这般的贫寒子弟,为了挣点小钱,替秦公子的差事。

       被关在门外的王大红,秦六娘二人,现在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在石头镇来回走了无数趟,出门时又没有吃饭吃喝,现在已经饥肠辘辘,口干舌燥,累得浑身瘫软。

       王大红再也支撑不住,沾着台阶坐下,就不想重新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