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846 飞机多了没钱卖?没问题,租给你们


       “不是第一批四架?”

       季米诺夫看着刘春来,瞪大了眼睛。

       说好的四架飞机的啊。

       现在告诉自己,先交付一架。

       麻痹的。

       这次来,飞了两架图-154,人送到这边,都不准备再飞回去了。

       机组成员,坐火车到西伯利亚。

       再转飞机。

       才几个钱?

       飞一趟,油费都不老少。

       结果,刘春来告诉他,原本约定的,有变更。

       “刘,之前咱们谈的可不是这样,这两架,这次就是要交付的,剩下两架,过几天就要过来……”

       卡列科夫斯基也急了。

       “你知道的,这些飞机,不管执行飞行任务还是停在机场,都是要很高成本的。”

       飞机是他们跟刘春来私下谈的。

       现在飞机在他们手里。

       各种成本,就得他们开支。

       价格本来就低。

       他们的利润相对来说高,可一直这样,要不了多久,利润就会降低到他们无法忍受的程度。

       “两位,我也没想到你们的速度这么快啊。原本是没问题的,可现在出了一些意外。”

       刘大队长一脸无奈。

       “可你没有通知我们!早知道,我们就不先弄到手上。”

       卡列科夫斯基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飞机是他们的。

       停在山城的机场,那都是要给钱的。

       维护保养什么的,也不能少。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季米诺夫现在只想先解决问题。

       把飞机交给给刘春来,让刘春来来承受这些成本。

       “我们资金链出了问题,组织货物生产,无法达到预期。尤其是一些新产能的扩张……”

       刘春来也不隐瞒。

       资金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他们。

       川航是给了钱。

       问题是没法直接给钱给达科集团。

       给钱,得支付外汇。

       刘春来手里有外汇,也没法这样给。

       给了,这中间的一些问题就明了了。

       这些钱,得变成货物,然后提供给达科集团。

       “这么说来,一年内,也只能额外增加两架飞机的货物?”

       契卡夫斯基虚眯着眼睛。

       看着刘春来。

       “你们国内还有很多的同类型生产工厂……”

       “从其他工厂调货是没问题,组织生产,是需要经费的……”

       刘春来说道。

       他手里有钱。

       得优先保证自己工厂跟县里工厂的生产。

       何况,一次往苏联运输太多的各种轻工产品,对后期并不是多大的好处。

       苏联境内,经济状况会越来越差的。

       “那现在怎么办?”

       季米诺夫也发愁了。

       “要不,我们把飞机先租赁给你?等你支付了货物后,再签转让合同?”

       成本得转移。

       就连利润,也不能放弃。

       国际市场上,很多航空公司,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那都是采用租赁的形式。

       苏联不是不想这样搞。

       欧洲有空中客车。

       米国有麦道跟波音。

       本来就是不同的阵营,关系还不好,欧美市场怎么可能允许他们的飞机进入?

       “租赁?”

       刘春来有些意外地看着两人。

       “或许我们可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一年内,每架飞机我多支付5%的货物,四架飞机先交给我……”

       刘大队长提议。

       租赁没问题。

       但是这钱,得自己去赚。

       当然,明面上是这样。

       川航那边,两亿的经费已经准备好了。

       等到三架先交付了,估计新的款项又筹好了。

       四架飞机,多支付5%,这也是两百多万美元了。

       不少了。

       刘春来有自己的考虑。

       “这太低了一些吧?”

       卡列科夫斯基显然不愿意。

       刘春来自己的问题,按照之前的约定,可不是这样。

       “总数从原来的四架,增加到十架。价格,可以按照交付时期的货物价格进行一些浮动。”

       两人顿时不吭声了。

       每一架飞机。

       他们都是能得到自己利益的。

       “一次提供四架?我们这可没有那么多的经费。现在尚未开航,各种运营成本,都比较高……”

       林同不解。

       他们都说得很清楚了。

       刘春来难道不知道?

       “除了这两亿,你们应该还有备用金吧?”

       刘春来问。

       川航不可能把所有钱都用来买飞机。

       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也不少。

       一切都是从头建设呢。

       吴跃明点点头。

       “那肯定得有啊。如果只有两亿,咱们也不可能直接全部拿来买三架大飞机,飞机买回来,没钱怎么运作?”

       “国内热门航线不少。从西南地区到各大城市,三架飞机可不够,前期投入飞机越多,成本回收得越快。”

       刘春来看着两人,笑着说道。

       四架飞机,得一起先交付给川航。

       吴跃明跟林同两人不解地看着刘春来。

       他们不明白。

       向来无利不起早的刘春来,怎么突然这般为他们着想了。

       “你们都先把经费打过来了,咱也不能不为你们考虑不是?后续还有更多的合作呢。”

       刘春来说道。

       两人丝毫不买账。

       也不吭声,就看着刘大队长表演。

       “其实,我跟季米诺夫她们签的四架飞机合同,目前都处于交付期,算是搞到手了。现在不交付给你们,不管是我,还是季米诺夫等人,都不愿承担飞机维修保养等费用……”

       刘春来见两人都不接话。

       直接说道。

       要说他是为川航考虑,对方根本不会相信。

       哪怕自己真这样想的。

       川航也算支持他的工作。

       在价格上,并没跟他进行漫长的谈判,直接给出了他们可以出的底价。

       价格也比较符合刘春来预期。

       既然有不菲的利润,也没必要在这上面过多纠缠。

       “多出来的那一架,咱们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足够经费……”

       吴跃明说道。

       “那没什么,即使没有足够经费,咱们也就按照国际航空公司惯例,采用租赁的形式呗。之前不是说未来几年准备采购十架大飞机吗?三架的钱先给我,多出来的那一架,在没钱之前,你们先租就是了,这样成本会低很多。”

       刘春来一脸平静。

       对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

       不是因为川航不需要大飞机。

       要想直飞各干线,大飞机数量就不能少。

       小飞机根本就无法满足干线航班的航程。

       一架小飞机,仅仅只能坐几人或十几人。

       飞一次,成本都不够。

       更不要说用利润来支撑后续发展。

       “行吧,既然这样,咱们没问题,不过后面的价格,可不能太离谱。”

       吴跃明一脸担忧地看着刘春来。

       就怕刘春来到时候涨价。

       省里是说要给支持。

       到时候刘春来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涨价,那就没意思了。

       “放心吧,做生意,得有诚信不是?何况我们也不是只打算卖这么几架飞机给你们就结束的。”

       刘春来说道。

       飞机生意,利润不小。

       国内新开的航空公司可不少。

       不是每个航空公司都有能力从外汇管理局拿到外汇的。

       接下来,吴跃明跟林同两人,开始跟季米诺夫等人就技术支持等细节问题展开了磋商。

       川航需要有苏联经验丰富的飞行机组、地勤等人员对川航人员培训。

       刘春来的人才交易计划中,就有这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

       不仅要帮川航做前期维修保养工作,确保飞机安全无故障的运营。

       还得帮川航培训人员。

       在双方沟通的时候,刘春来又去上课了。

       庞大的研讨班,进行了分级。

       十多名核心高管组成了一个高级班。

       其它几个县的人员,刘春来并没纳入到这个班里。

       一些核心的商业机密,自然不能让其他人知道。

       跟各县政府关系再好都不行。

       对着手下十几名高管,刘春来很满意他们这些天的成长。

       “……接下来,咱们的工作会出现一些变化,跟之前咱们讨论的不同,有些需要等待的,目前已经不需要,全力消化现有的市场,加快产能扩张跟升级……”

       讲的内容不少。

       核心只有一个——扩张!

       不再限制发展,不管是生产还是市场。

       “在现有基础上,且仅限于现有产业,更多的,咱们需要巩固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及技术研发速度……”

       眼前的十多个人,都是坐镇一方的大员。

       不管水平如何。

       反正现在都是交给他们在负责。

       “老板,资金的问题……”

       冯松涛没法拒绝成为刘春来手下的第一副总。

       这时候自然得提醒刘春来。

       这些天,他对刘春来旗下各个产业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清楚最大问题就是缺乏资金。

       总觉得,刘春来扩张速度太快。

       一下子搞几个大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只是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

       资金,已经成了最大问题了。

       “资金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一个月之内,会有两亿资金到账。我们能动用的并不是太多,大部分得用于跟苏联贸易的产品生产……”

       听到刘春来说有两亿资金到账。

       众人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大家都是刘春来手下的高管,经手的钱不少。

       可从来没遇到过一次到账两亿的。

       人均工资还不到一百的年代。

       两亿是多庞大的一个数!

       他们很好奇,刘春来的这两亿是哪里来的。

       即使能动用的不多,至少上亿吧。

       “所以,大家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不过呢,所有人都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的日子里,必须保证全负荷生产,以此确保工厂产量跟质量,技术研发也得抓紧……市场部必须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协调调度,确保现在所占市场份额不被竞争对手抢走……”

       刘春来一脸严肃。

       越是这种关键时候,就必须让所有的人重视起来。

       之前因为产能扩张被刘春来限制。

       国内的市场发展,并不是很快速。

       现在有钱了,他们的产能不扩张,已经有了供应商。

       在资金充裕的问题下,让代工厂去扩张产能。

       分一部分利润出去,降低风险。

       “至于其它的,还是那句话,自己培养自己下属人才……”

       众人听着刘春来这话,集体翻白眼。

       老板越来越过分了。

       啥事都丢给他们。

       连人才培养都丢给他们。

       这些事情,不应该是老板解决的么。

       他们只管按照老板的要求去做就好了。

       “老板,咱们这水平,怎么培养人才,不是每个人都读了七年高中啊……”

       杨小乐一脸无奈。

       他觉得,自己还需要很多培训。

       他的话,顿时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过不去了是吧?”

       刘大队长差点吐血。

       怕是这七年高中的梗,一辈子都过不去了。

       特么的!

       现在再去大学?

       算了。

       刘队长也没那心思了。

       众人更乐。

       “玩笑归玩笑,我不管你们怎么培训。挖人也好,外面招聘也罢,自己培养还是别的什么……要扩张,就需要人,我这边,是没有支援大家的……只需要你们能有人可用就行。这些人员招纳后,同样纳入你们的绩效考核……”

       刘春来冷哼了一声。

       现在对于绩效考核,众人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高级管理人员,一年的收入,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绩效。

       “行了,这些事,大家下来探讨。有什么问题可以私下找我,今天咱们说说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

       作为高级管理人员,必须懂得如何激励手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并建立合理的配套保障制度。

       见刘春来开始讲课。

       所有人变得严肃起来。

       开始拿起小本子跟笔来。

       这些课,关系到他们未来能成长到什么程度。

       更关系到他们一年能拿到多少的收入。

       老板专门给他们讲课,肯定最后都是会考核的东西。

       跟手下员工建立激励机制,也是高级管理人员必须的。

       “刘春来又去上课了?他现在这样,有些不太合适吧?”

       许志强有些闹心。

       可这事情,又没法说。

       刘春来同意让他们的人听课呢。

       人家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一起上课,只有极少数高级管理人员才单独上课。

       毕竟级别不同,需要重视的也不同。

       只能无奈吐槽。

       “有什么不合适的?现在高级管理人员缺口最大……”

       刘福旺说道。

       “许书记,我说你敢不敢用心工作?这每个月领着国家的工资呢,没事往咱们这边跑啥?”

       刘支书有些不待见许书记了。

       尤其是他没带来好处,反而是来要钱的。

       这就更不待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