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婴同时存在的数量,一旦超过三千,我就无法维持。

       所以,也就溃散了。

       但是,如果有外力维持呢?

       比如,夺舍了一个躯体。

       血肉之躯是灵魂的载体,有了合适的躯体,还需要占用我的维持名额吗?!”

       齐梓目光闪烁,看向周围的那些村民。

       片刻后,他将目光落在了一个没有经过强化的白板村民的身上。

       “就你了。”

       一个位于血海边缘的血婴,飞出血海,扑向那个村民。

       血婴的血气在村民的身外缠绕了一小段时间,很快就完全进入到村民的体内。

       齐梓一直关注着这个血婴。

       就在血气完全进入村民体内后,这个血婴的视角立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的视野瞬间明亮,听力也不再衰弱。

       之前没有的味觉、嗅觉也统统拥有了。

       “这,这不是和我附体村民时的感觉一样么!”

       不,不仅仅是附体村民。

       准确的说,是附体了一位身体强化到筑基圆满的村民。

       而且这村民的仙道修为,堪比元婴!

       齐梓随意掐了一个法诀,便知道这具身体施展法术,几乎不弱于元婴圆满的僧侣。

       比血婴还要强上一些。

       “这,就是《血神经》中所说的分身吗?”

       为了更好的体验分身的能力,齐梓让三千血婴沉入血海,全体静默。

       然后,把绝大部分的注意力和意识,都集中到这个分身上。

       如此这般,齐梓才轻松的将分身的情况摸了个清楚。

       “如果不是身体太脆弱,法力有些少,这简直可以当做一个正常的元婴境大修士来看待。

       即便是现在,也可以当做是一个受了伤,只能短时间发威的元婴大修士。

       对了,差点忘了……”

       齐梓将意识转回僧侣这个主体,开始凝聚新的血婴。

       果然,第一血婴凝出之后,成功维持住了。

       第二个血婴就没能成,超出了三千之数。

       “呼——”

       齐梓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很是兴奋。

       “既然如此,那我资源足够,岂不是可以有无数的分身!”

       想到这,齐梓立刻就安排更多的血婴融入村民的身体里,将村民炼成分身。

       但是才刚刚弄出十多个分身,齐梓就皱着眉头停了下来。

       原因很简单。

       视角太多,太嘈杂,太别扭,太费神了。

       十多个视角一起上,把齐梓搞的是眼花缭乱。

       这还是大家都静止不动,看得也都是静止画面。

       要是动起来,那就酸爽了。

       “先缓缓,让我适应适应。”

       想到这,齐梓让大部分分身闭目自封,只留下两个,开始适应多视角状态。

       先是站着不动,让齐梓适应了一会。

       然后,便开始四处遛弯。

       趁着遛弯的时间,齐梓飞了好多地方,巡视了一下沙漠世界里这些年的发展状况。

       这些年,齐梓最主要的安排,就是治沙为土。

       想办法把这片大沙漠,治理成一片森林,好给自己提供更多的木材资源。

       荒凉的沙漠和丰腴的草原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界线。

       有了水沙漠上可以长起茂盛的植物,成为生机盎然的绿洲。

       而绿地如果没有了水和植物,也可以很快退化为一片沙砾。

       当然,这种自然的转化,也就能长长草。

       把沙漠变成草原。

       想要适合树木的生长,还需要让沙土变成肥沃的土壤。

       为了治理沙漠,将沙子变成土壤,齐梓专门在现实中查找了一些资料。

       从土壤学的角度来说,可以互相转化。

       土失去了腐殖质等有机物.慢慢就会转变成沙,而沙吸收了有机物就会慢慢便出土的。

       现实中,地表的土壤就是千百万年来,由早期的沙粒和动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结合而形成的。

       准确的说,土壤是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从另一个角度笼统的说,是由固相物质、液相物质、气相物质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

       液相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

       气相物质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

       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沙漠里的沙子,不缺气相物质。

       至于水分,齐梓打算修建大量沟渠,将世界北部边界的雪山融水引出来,灌溉大地。

       北边的无尽大雪山里,暴风雪永不停息。

       据宁玉所说,这些暴风雪是小世界吸收外界的混沌物质所转化的。

       算得上是无穷无尽。

       这就是很好的水源。

       南边世界边界的无尽暴风雨,其实也是很好的水源。

       只是那边的地势比较低,水不太容易往外引流。

       需要搭建水桥,施工工程量比较大。

       齐梓将其算作二期工程。

       水的问题,算是比较好解决的。

       真正困难的,是往沙子里面多掺和一些有机物质和微生物。

       齐梓思量再三,决定学习这个世界居民的做法——收集粪便。

       通过堆肥、建造沼气池等方式,获得肥料和淤泥。

       然后将这些东西掺入沙子中,培养出土壤。

       这是一个巨大而漫长的工程。

       毕竟人口就这么多,每天能产出的粪便也是有限的。

       为了提高产量,齐梓还尝试扩大牲畜的养殖规模。

       多养猪牛马还有骆驼。

       农田里冲出的粮食,也不经过存储空间的转化,直接当饲料。

       效果很不错,产量很大。

       饲养这些家畜的工作,主要就是有大漠居民们来做。

       齐梓没收了他们的土地,还把他们聚集的一块居住。

       没法种地,物流运输的工作也少了很多。

       很多人失去了原本的工作。

       尽管有基础的食物和住房保障,但是人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是没有止境的。

       很多人都想找工作,让生活变得更好。

       齐梓见状,也就提供了一些工作岗位。

       比如饲养家畜。

       鼓励人们钻研厨艺、木工、雕刻等各种技艺。

       再有就是开办学堂,鼓励人们去学习文化知识。

       至于学堂里学的内容,齐梓安排上了现实中的东洲文字。

       他希望大漠居民学会东洲文后,可以产出一些适合现实的文艺作品,好让齐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