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大堂内突起的议论声,老实说朱里是有些意外的。

       她知道自己麾下的确是有着一部分的人并非是出于替“曹公”效力而来的,只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不过也还好,最起码没有达到让她惊讶的地步。

       还是有着很大一部分人愿意继续待在汝南任职的,毕竟这年头公职也不好找,自诩英雄的人大多数也是清楚自己的斤两的。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是有着一人出班道:“某愿与粮草大人同去。”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赵云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在这个场合下,这人才是真正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他抱有离去之意的人在此刻都是把心提了起来。

       枪打出头鸟。他们想知道这个人的结果会如何,在赵云好歹是跟着朱里一同出征回来的情况下,他们确实不知道这到底是一出戏还是果真如此。

       “嗯。”

       朱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这个场景的出现,使得所有提心吊胆的人都是松了口气。

       一时间纷纷有人出班请辞。

       朱里也没有刻意拦着,这些请辞的人之中又有着很大一部分对她来说还是生面孔。在将人才选拔的事物交给典满跟吕玲绮的情况下,除了她们二人特别指名的人,朱里是连过问都不带的。

       再加上她此前慰问地方之旅也只到了特定的位置,接见了特定的人选。所以有很多人她不仅不认识,甚至连见都没见过。

       由于朱里并未施加任何阻拦的缘故,辞行所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不过一刻钟,辞行的声音便是减缓了下来。

       王林看着这些人纷纷辞行的模样,似是有些看不下去,想要张嘴呵斥一番,可是在见到朱里本人都没有任何表现的时候还是忍了下来。

       【看来差不多就这样了。】

       朱里见文武队列之中仍然有些人在踌躇,却始终没有说话的时候也是松了口气。

       “既然...”

       “将军。”就在她准备开口结束这场会议时,文官首位的徐庶站了出来。

       “还请某辞行!”

       “…”

       朱里犹豫了,其他那些要么能力不怎么样的,要么自己压根不认识的,走了也就走了,可是徐庶却不一样。

       能力如此出类拔萃的人才选择离去,属实让她有些不舍。

       但最终,她还是点了点头:“嗯。”

       有一说一,虽然曹老板只让她带着本部去樊城替曹仁,但她是有过在樊城待一段时间后再向曹老板申请调令,把徐庶调到自己身边来的。

       在只申请调动一个人的情况下,她觉得曹老板不至于会拒绝。

       然而,朱里并不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复杂,也不认为徐庶没有明白自己心中所想的事情。故此,在即便如此的情况下,徐庶依然请辞了的话,她也没有什么话可说。

       主要也觉得要是一直把徐庶捆绑在自己身边的话,只是会埋没了他的才能。

       事情暂且告了一个段落,朱里心中五味杂陈。却又因为是自己的选择而无法言说。

       ····

       是夜,就在朱里收拾好东西准备好好休息一晚再出发樊城的时候,诸葛亮带着诸葛均找了上门来。

       “…孔明,你也要离开了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诸葛亮一带着自己的弟弟深夜到访,朱里便是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是的,近年学生在将军身边学习到了许多。”诸葛亮见朱里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也是把白日里在大堂上不好说的话说了出来。

       “学生一直以将军为师,也曾想就此一直侍奉于将军左右。奈何叔父遗书在此,亮,不敢有违。”

       说罢,他从怀中取出了一分帛书递到了朱里的面前。

       朱里没有接过来,而是叹了口气,道:“唉,真是多事之秋啊。不曾想一日之间,我的左膀右臂都是离我而去了。”

       诸葛亮见朱里没有观看帛书的意思,便也是将其收了起来,主动的道:“学生此行将携幼弟往荆州而去。”

       “家姐嫁与荆州豪族蒯家蒯祺,叔父遗命便是让学生携幼弟均前往投之。”

       诸葛亮正经的话语反而让朱里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她要是还开口挽留的话,那就真的是不近人情了。

       天地君亲师。这五个字的约束力极大,尽管对朱里来说这似乎没什么用,还是觉得当以感情为主。从诸葛亮的语气来看,估计他跟自己那位姐姐也很多年没见过了。

       不过她也是能够理解的。

       “明天我会启程往樊城而去,你且随我一同前行吧。”

       “不劳将军挂牵,学生与幼弟自行前往便可。”

       “蒯家,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江陵那边吧,”朱里道:“从樊城去江陵,不也顺路吗。再说了,有人护送的情况下,我也安心些。”

       她在想,这样的话要说诸葛亮半道或是到了蒯家后发现没自己的落脚地还可以顺便跟着卫队回来。

       而且她也不认为自己不过派一队数十人假装商贾“顺路”护送诸葛亮二人去江陵,荆州地界的士兵还能察觉出来。

       朱里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就算明白她心中的所想,诸葛亮也不好拒绝,只得道:“多谢将军。”

       “那就这样吧。”

       “学生还有一事,请将军见谅。”

       就在朱里准备“逐客”的时候,诸葛亮郑重的开了口。

       “说呗。”朱里不在意的道。

       “亮一直以来蒙受将军大恩,今日学生斗胆,妄称将军为师。”

       诸葛亮以正统的拜师礼节朝着这个年纪比自己小了数岁的姑娘拜了一拜。

       “老师。保重!”

       “???”

       直到诸葛亮离开,朱里都不知道这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她真的有教过诸葛亮什么吗?

       于是诸葛亮很成功的将朱里心中复杂的情绪尽数消化,从而转换成了一肚子的疑惑。

       她是思来想去也没整明白,自己到底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教过他了?

       难道不是一直在把他当工具人用吗?

       ····

       朱里携本部诸将及樱花营与曹莹夫妇离开的三日后,新任的汝南太守李通便是来到了平舆府衙。

       新官上任不一定要有三把火,但却是一定要认识认识即将在自己手下工作的同僚们的。

       “汝南的治理体系比我想象的还要薄弱啊。”

       李通看着寥寥不过二三十人的汝南班子,心中对朱里的看法也是产生了改变。

       居然只靠这么一些人便是将整个汝南都是变为了屯田地,这得是有多大的能耐啊。

       不过他此行的第一要务并不在这之上,而是要找一个人。

       “诸位,请问粮曹赵云何在?”

       无人应声。

       这让他很是疑惑,甚至还取出了主公曹操临行前交与他的书信观看了一眼,发现要找的人的确是叫赵云没错,官职也的确是粮曹。没错啊!

       “粮曹的赵大人不在吗?”

       李通便是以为赵云今日身体欠佳,不能上堂。

       “回太守话,”当下从文官丛中走出了一人,道:“粮曹赵大人日前于府邸内留下了一封辞行书信,不知所踪。”

       “呃,”李通一愣,没想到自己刚上任就被泼了盆冷水,但是现在要冷静,问道:“你是何人?”

       “小人名为李霭,于前任粮曹大人不知所踪后为朱里将军所提拔,暂时替任粮曹一职,让小人候大人均旨。”

       “…好吧。那你就继续当你的粮曹吧。”

       因为方才对朱里的评价上升了不少,李通觉得这个本家之人既然能够替任赵云那自然是有着他的能耐在那。所以也不想换来换去的。

       接下来就到了点名环节。

       然而结果依然很出人意料。

       其中起码有着三分之一的人不在,而且还都是留下了一封辞行书信后不知所踪了!

       “嘶!”这让李通很是头疼,道:“你们谁能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朱里大人她知道吗?”

       当下武官丛中首位的刘辟出班道:“回太守话,除却粮曹的赵云大人外,其余人的离去,都是近日内发生的,朱里将军并不知情。”

       刘辟跟龚都都不在朱里荡寇将军职位的编制下,故此并未往樊城而去。并且在朱里有意的挽留下,他们也没有选择抛弃官职往樊城去从零开始。

       用朱里的话来说就是:李通大人初来乍到,若是没个熟悉且够分量的人在身边的话,只怕是会有诸多的不便。

       “好吧。”

       李通看着刘辟虽然一把年纪了,但看上去不像会说谎的模样便是信了。

       再说了,他怀疑也没用。

       并且他在将此事回报曹操后,曹操立刻就派了见过赵云的人到了樊城进行暗访,结果却是发现不仅是赵云,就连汝南郡其他缺失了的官员都不在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