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的导演时代 > 第16章 这就是天才吗?


       次日早上八点,郭凡准时被闹钟吵醒。

       在床上发了会呆,叹了口气,起床洗漱之后,收拾一番就出门了。

       虽然自己第一部以副导演、美术指导参与的电影成功杀青,不过郭凡此时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之前他接下了华阳兄弟传媒新片《功夫之王》前作漫画的业务,就是和为了能和华阳传媒搭上线。

       毕竟自己非科班出身,想要执导电影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人家压根不愿搭理他,只是看在漫画还不错,可以推荐给华阳传媒正在筹备的几部电影的导演,给一个美术师的职位。

       郭凡都待过两个张一谋的剧组,同样美术师的职位,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这几天他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实在不行就拍一网大。

       今天他还是要去李谦的工作室,之前李谦就说过,《狙击电话亭》这片子他自己剪辑,自己调色。

       虽然觉得李谦才24岁,不光自导自演,还自己剪辑,自己调色,有点强的离谱了。

       不过通过这近半个月的拍摄,郭凡对李谦的能力还是很佩服的,还是想去看看,顺便取取经,学习学习。

       巧的是,来到工作室门口发现,齐玉坤竟然也来了。

       “老郭。”

       “老齐你?”

       齐玉坤笑笑,“跟你一样。”

       两人一个执行导演、一个副导演,共事半个月,再加上同样都是报考京城电影学院失败,颇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来一根?”

       郭凡递了根烟过去,两人就站在门口吞云吐雾起来。

       “你说李导能剪好这片子吗?”

       “不好说,不过几次开会的时候他都讲过整部电影的剪辑风格,而且我看他不是会做没有把握的事的人。”

       “我也觉得,可能这就是天才吧,能编能导,再会个剪辑也不奇怪。”

       “那调色呢,这行可不容易,国内一流调色师比一线演员还稀有。”

       “说不准,不过天才吗,多会点也正常。”

       “编、导、剪辑、调色,样样精通,李导比我还小三岁,你说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或许,天才就是不能以常理来看的吧。”

       “唉!”

       “你之后准备怎么办?”

       “我准备去考京城电影学院进导演修班,脱产学习一年,考不上就攒点钱拍网大。”

       “我也是,不过我打算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考不上也去拍网大,到时候你给我当执行怎么样?”

       “滚犊子,你怎么不来给我当执行。”

       ......

       一大早,李谦就看到工作室门口两个大男人在那吵了起来,看地上的烟头,估计来了一会了。

       “老齐、老郭,干嘛呢。”

       “李导来了。”

       两人立马停止争论以后拍网大谁先给谁当执行这事,给李谦让开位置开门。

       “进来吧。”

       烧水泡茶,往椅子上一趟,李谦真有点不想动了的意思。

       “忙了半个月,不休息休息吗,我可累坏了。”

       郭凡道,“李导,我们想看看做后期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齐玉坤点点头,表示自己也一样。

       李谦看了他们俩一眼,说道,“那先把素材整理一遍吧。”

       两人微微一愣,这么直接吗,这就安排上工作了。

       不过他们俩也没有异议,本来就是来学习来的,剪辑的第一步不就是整理素材嘛。

       喝了两口茶,李谦立马带着他们干活了。

       工作室只有一台电脑,就让给郭凡用,自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地指导一下。

       所有拍摄素材都导入了电脑里,包括不合格的片段,第一步要把所有不合格的镜头删掉。

       拍戏的时候,兼任场记的郭凡都会纪录每一个镜头每一次拍摄的情况,根据导演的指令标记好。

       直接pass的,保留的,能过的,都标记好,剪辑的时候一目了然了。

       当然真正动手剪片子的还是李谦自己,偶尔他们也会问些问题,李谦都一一讲解。

       “动手剪辑之前,首先要确定电影的风格、主题定位,以及对电影有足够完全深入的认知,不同风格的电影,会有很多种不同镜头的构建,连续性,关联性等等......”

       “不过没有专业知识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们先看书,再看电影,去拉片,很多电影史上经典的剪辑片段都值得去学习。”

       齐玉坤点点头,“有时候真的会对一部电影的某一个镜头折服,我前段时间看了《2001:太空漫游》,狗骨头和宇宙飞船的剪辑切换,当时我都有点懵了。”

       李谦解释道,“那是战争的最后一组镜头,一只猿猴朝上扔了一根骨头,下一个镜头就到了太空中的宇宙飞船。这个匹配剪辑非常巧妙,而且对比清楚地表达了导演要表达的含义:人类起源时期的工具或骨头,已经被宇宙飞船所替代,这可能是电影史上最有名的镜头切换了,就算现在看来,依然精妙绝伦。”

       说回到电影,“其实《狙击电话亭》的剪辑并不难,毕竟剧情是完全和时间同步的,这就方便多了,主要是注意节奏,长时间的长镜头特写容易让观众审美疲劳,还有如何营造出一种对观众的压迫感,让观众更容易代入到角色当中去。”

       “再就是声效了,对于一部悬疑片,也是至关重要的。”

       郭凡却道,“如果突然加入一段声效,会不会导致剧情的不连贯,毕竟观众的注意力从始至终都在主角身上,突然打断的话会不会适合其反。”

       李谦摇摇头,“所以要加入快节奏音乐的短镜头相接,也能避免长镜头太多对节奏和气氛的破坏,不仅要加,还要多加!”

       “这些插入的短镜头,可以是摘下放在一边的戒指、额头上因为紧张滚落的汗珠、攥紧话筒的手,还有很多高层建筑的瞬间镜头,更加直观的呈现对低矮狭小的电话亭里角色的压迫,使影像情绪非常的紧张与压抑。”

       ......

       就这样,李谦和齐玉坤、郭凡就窝在工作室和里,花了四天时间把《狙击电话亭》成片给剪了出来。

       有了原本电影的记忆,很多地方李谦都可以参照着来,要不是有时候还得跟他们两个讲解,估计三天就能剪完。

       不过,四天剪完一部电影,哪怕是一部60分钟的网大,也让齐玉坤和郭凡从心底里感到震撼。

       这可比当初看到剧本和分镜剧本时的震撼强烈多了,毕竟这四天他们是亲眼看着李谦如何把电影剪出来的,要不然真的不敢相信。

       当剪完最后一个镜头,三人从头到尾看了两遍,确认完成之后。

       齐玉坤和郭凡对视一眼。

       双方都从对方疲惫不堪的眼睛里看到了不可思异。

       这就是天才吗?

       ps;感谢“星空祭路”“永恒奕歌”“路人三大腿”“木一5这”“娱乐迷123456”几位兄弟的打赏。

       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