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莱看书网 > 现代都市 > 我的导演时代 > 第180章 反常的举动


       清明之后,《夜店》还在热映中,次周因为星期一调休还是假期,一周有三天休息,第二周拿到了2200万的高票房。

       11天,3730万,破五千万是稳了。

       200万制作成本,换来起码五千万票房,这个投资回报比,堪称逆天了。

       原本杨青是要了300万制作费用,但是担心钱不够,而且他的性格也不是会来要钱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就这么把剧本挨个个地发给众多影视公司和制片人,听天由命了。

       为了省钱,除了搭一个超市的布景之外,其他方面能省则省,数字摄影机还是用的最普通的型号,最后还剩了接近一百万,到后面也没地方可花了。

       不过宣发投入不少,一共花了400万,其中200个拷贝就160万。

       光羡有投资,还有发行费,有钱赚,发行也依旧尽心尽力,没有因为合作结束而出什么幺蛾子。

       同期也根本没有其他电影有什么竞争能力,中影、伯纳发行的《金钱帝国》次周才拿到600多万票房。

       《夜店》的口碑还不错,不过作为黑色喜剧,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作为黑色喜剧的核心要素,《夜店》里的伏笔铺设的过于直白和集中了,相比宁昊的《疯狂的赛车》,就要差多了。

       不过,毕竟是新人导演,还是这么低的成本,场景又限制在一个小小的超市里,有些瑕疵是难免的。

       就是因为太直白了、太俗气了,还拿下这么高的票房,也引来了很多观众的批评。

       那些人先是强调自己看过看过多少同类型的经典喜剧片,然后拿《夜店》和那些经典去一处处对比,得出结论:这是烂片,只有傻瓜才会觉得这部电影好看。

       这也是国内影视剧的常态了,有些人一边骂着国产影视剧垃圾,不屑一顾,好像看过之后会污染眼睛一样。

       结果又要跑去看,看了又来骂。

       也是服气,倒是挺有钱的,还贱。

       ......

       4月份的电影市场还是那么平淡,不过许多贺岁档的电影都在这个时候开拍了,陆陆续续有一部部大制作的消息传出来。

       《雍正王朝》、《汉武大帝》、《乔家大院》的导演胡梅正在筹拍历史人物传记电影《孔子》,要将孔圣人的事迹搬上大银幕。

       孔子已经定了周闰发,发哥身材高大、儒雅,外形倒是合适。

       毕竟《吕氏春秋》说“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庄周也说过孔子“力能叩关”。

       不过前几天濮存晰接受采访谈到了这部电影,表示不满意剧本辞演《孔子》,还批评国学热娱乐化、商业化,拉开了《孔子》的口水战。

       结果第二天胡梅跳出来反驳,称剧本已经很完善,而且没有接触过对方。

       看样子是濮存晰被胡梅打脸的,不过更骚的是,紧接着编剧陈汉却跳出来支持濮存晰,说有好几个演员都因为剧本而拒演。

       陈汉就是《赤壁》的编剧之一,胡梅特意请来的,结果《赤壁》被骂惨了,胡梅又连续换了好几个编剧,不用他了。

       还不止这样,换了好几个编剧,剧本还是难产,结果又把陈汉给请回来了。

       骚操作,让人发笑,都是四五十岁的老人家了,还整的跟年轻人一样。

       张柏姿复出了,另一位女主角钟欣瞳也在忙着付出,不过刚准备出席一场慈善晚宴就不知道被谁给举报了。

       南棒女性张紫嫣自杀,一封遗书震动了整个南棒娱乐圈,同时又把去年陈关西那档子事也扯进来。

       事还不少,不过最搞笑的是,小沈洋春晚大红,被宋德珠给盯上了,这人是谁红骂谁,直接发博客警告小沈洋不要太得意了,顶多火到今年年底,还骂他低俗。

       这人谁都不想惹,惹起来一身的骚,但是郭德光却站在小沈洋那一边,开骂了。

       宋祖珠还没见识过郭德光的能耐,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心里想着一个人是骂,两个人也是骂,干脆就放一起骂好了。

       怎么骂呢?他说这两个人是下三滥,根本就上不了什么台面。

       论骂人,郭德光还没怕过谁好像,直接开怼了,还写了一遍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却没有一句废话,白话文当中夹杂着古文,古文当中夹杂着典故,每一句都让人深思。

       既有歇后语,又有典故,还有百科知识,无所不用,让人眼花缭乱。

       最后还反问一句:宋德珠,你敢还嘴吗?

       结果一向以骂人为主业的宋德珠,还真的不敢还嘴了。

       圈内不知道多少人暗暗叫好,总算有人能治治宋德珠了。

       去年,宋德珠可是直接说马小刚有心脏病,今明两年就要出事,如果不注意,节制房事的话,活不过今年。

       骂人归骂人,但是像这样直接咒人家得心脏病去死的话,才是非常罕见的。

       一桩桩新闻,让娱乐行业热闹非凡,也算是弥补了缺少重量级电影的缺憾吧。

       李谦也偶尔吃吃瓜,写着自己的分镜,派人去其他城市寻找合适的外景地。

       中途还做了一笔投资,有个叫做格拉瓦的电影院排片网站在寻求投资,这网站08年弄出来的,是一个电影爱好者业余时间做出来的网站。

       李谦花了两天时间了解了一下,就是个电影院排片网站,局限于魔都一地,可以查看魔都过半电影院的排片情况和上映电影的信息。

       再次把创始人刘永找来,李谦直接表达了自己愿意投资的想法。

       “格拉瓦我可以投资,150万我要拿20%的股份。”

       即便是对风投不了解,李谦也知道天使投资不宜占据太多的股份,一般顶了天30%,就算再多,超过这个数字,风投都不会投。

       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要是没有足够的股份,他们怎么可能会去好好地做这个项目呢。

       退一步来讲,就算他们拿着更少的股份,尽心尽力把项目做起来,但是当其他投资方挥舞着支票找上门来的时候,绝大多数都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这边的一点点股份。

       150万20%的股份,刘永也能接受,欣然应下。

       不过,李谦还有个问题,“刘总,这150万资金,你打算用在哪方面,有没有考虑过网上卖票呢?”

       “卖票?”

       一听李谦这话,刘永本能地摇摇头,有些好笑道,“二道贩子,那不成黄牛嘛,我们是有理想的团队,格拉瓦这个名字可不是随便取的。”

       格拉瓦,古吧革命领导人,能把一家网站取这个名气,不用他说,李谦都知道不简单。

       又是一个文青啊,不过相比伪文青,这倒是正儿八经的,聊天就能看出来。

       不屑于做二代贩子,当黄牛,李谦也反问他。

       “那刘总打算用这笔钱干什么呢?”

       “这个......”

       一时间刘永还真想不出来要钱干什么。

       把网页做的更精美一点,联系魔都其他电影院,尽可能覆盖整个魔都。

       但是这也用不了150万啊。

       李谦真是无语了,这什么创业者啊,连资金的用途都没有想过。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不是合格的投资方,两天前谈的时候也没问。

       “刘总,你觉得用户浏览格拉瓦的目的是什么?”

       “可以在看电影之前先得知每部电影的排片信息和场次,预算好去电影院的时间。”刘永道。

       “所以,用户的最终目标还是看电影?”

       “没错。”

       “那为什么不直接就让用户在网上看完之后,有了想看的电影和合适的时间,直接买票呢,这不是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吗?”

       “而且,当你把网站做的有一定名气之后,如果有其他网站也来模仿,并且开通了在线购票,那你们的用户,最终还是会去另一家网站买票,他们家服务更多更方便,你想想这些用户还会不会回来呢?”

       这特么到底谁是投资人,谁是项目的策划者啊,怎么搞得李谦这个投资人在给项目创始人讲解这个项目一样。

       一场有些离奇的商务谈判,最终还是刘永接受了李谦的提议。

       确实是这样,互联网行业,模仿者太多了,你不卖别人卖,少了一项服务的那一方,很容易被后来者超车。

       一番纠结之后,刘永也接受了做黄牛这件事。

       “多谢李导指点,我回魔都之后就去和电影院谈开通线上购票的渠道。”

       刘永拿着合同也匆匆离开返回魔都了。

       李谦也走出会议室,《超时空同居》经历了四个月的筹备,今天也迎来了开机的日子。

       开机也当然要举办一个开机发布会了,室内戏在怀柔影视基地的摄影棚内拍摄,发布会就安排在基地附近的一家酒店里。

       没有了光羡,都得自己一手操办了。

       不过也不麻烦,高阳作为工作室总经理,虽然之前只是个化妆师,不过跟光羡接洽了一年多,这点事总是能做的。

       作为电影投资方,也是监制,李谦当然也要出席开机发布会了。

       不过其他投资方没有出现,为了电影的宣传,陆陆续续卖出去20%的投资,冲着李谦这个招牌,虽然是新人导演,演员也没有名气,不过还是很抢手的。

       但是其他投资方就是出钱、分钱,提供一些宣传方面的资源,也不会参与其他的。

       作为整部电影最大的卖点,发布会上李谦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李导你好,请问《超时空同居》这部电影的剧本是否出自你的手,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像《生死频率》,是类似的剧情吗?”

       这个片名,很容易就让人联想起来《生死频率》,李谦也没有意外。

       他笑笑道,“我想这很明显了吧,《超时空同居》,看同居这两个字就知道了,肯定是一男一女的故事,难不成两个男的同居吗?”

       话音一落,下面记者立马会心一笑,还有个别年轻的女记者,眼神突然发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所以,这是一个穿越时空的爱情故事吗?”记者追问道。

       “可以这么说,还夹杂着科幻、犯罪、悬疑等多种元素。”

       我信你个鬼!

       众记者心里腹诽不已,这话早就听过了,当初《生死频率》也是这么说的,结果就是沾了科幻的边而已。

       跑嘴跑火车,这已经是媒体对李谦的共识了。

       爱情片,再冷门不过的类型了,周汛、赵玮这样的大花旦都撑不起这个类型。

       虽然佟莉雅在《夜店》里扮演女主角,但是除了徐征之外,其他人可以说全都是配角。

       雷家音更是不堪,还是只能演演话剧,或者影视剧的男n号。

       一个演员,能因为一部影视剧受益多少,主要还是看他在片中的戏份、重要程度,以及被观众熟悉的程度。

       不过,相比《超时空同居》,记者们显然更关心李谦的新电影,立马就把话题转过来了。

       “李导你好,能说说你的新电影吗,已经过去这么久,开始筹备了吗,预计什么时候开拍、上映?”

       “电影已经在筹备中了,具体开机时间还得再等等,至于上映时间,一切顺利的话,还是会在贺岁档上映。”

       “请问李导新电影是什么类型呢?”

       “这次是剧情片,将会是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希望到时候能够让大家满意。”

       剧情片?

       记者们直直地看着李谦,见他嘴里再没有说其他类型,顿时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这次怎么这么简单直白了,不加个科幻、犯罪的类型上去。

       就在记者还要继续追问的时候,前排一位薪浪的记者,却抢先又问回了《超时空同居》。

       “李导你好,据说苏仑导演之前曾是《月球》的执行导演,是你的副手,和齐玉昆、郭凡两位导演一样,而且《夜店》的导演杨青也是新人导演,你为什么如此热衷投资新人导演的电影呢?”

       ???

       李谦有点莫名其妙了,其他记者都想打听自己新片的消息,怎么这个人偏偏把话题扯回来了。

       虽然这才是正常发布会说的,但是却透露着不寻常。

       不过记者们关注《超时空同居》也是好事。

       李谦笑笑道,“其实新不新人不重要,正好他们有这个能力和潜力,我相信能够拍好一部电影,而我自己也有点闲钱,于是就支持他们拍电影。”

       话题回来《超时空同居》,李谦也把位置让给苏仑、佟莉雅、雷家音,毕竟他们才是导演和主角。

       期间有不少记者还想追问李谦的新片,但是都被另外几个记者给打断了,他们又把话题转回《超时空同居》上。

       很奇怪。

       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且李谦注意到了,那几个记者好像都是薪浪的人。

       难不成有人想搞事情!

       开机发布会顺利结束,李谦在酒店房间见到了一位客人,薪浪科技频道的主编曹正辉。

       李谦倒是不认识这个曹正辉,毕竟负责科技频道的,跟李谦完全不搭架,娱乐频道的主编李谦倒是认识,也接受过薪浪几次专访。

       “曹总你好,特地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握了握手,李谦就在沙发上坐下,他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地跑过来,估计是有什么事要谈。

       “李导你好,之前你来薪浪两次,都没见到你本人,我这个电影爱好者可是非常遗憾啊。。”

       曹正辉笑道,也不卖关子,说明了来意,“是这样的,我们薪浪马上就要推出一个新网站投入运行了,特地来邀请李导开通账号,”

       就这事?

       李谦有些莫名其妙,堂堂一个主编,专程跑一趟就为了让李谦在他们新网站注册账号。

       而且还不是娱乐版面主编来,来的是科技主编。

       不过,薪浪那么重视的话,这个新的网站李谦反而有兴趣了。

       还不等李谦追问,曹正辉就先替李谦解答了疑惑。

       这玩意在脑海中的影视剧里出境特别频繁,没想到2009年就推出了。

       但是,这也犯不着专门来专程跑来邀请自己啊。

       估计还有别的事,李谦笑笑,“曹总,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吧,还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李导快人快语!”

       原来如此,李谦立马就明白了。

       不过,李谦还是有些抱歉,“曹总,我的新片也马上就要开拍了,而且观众们也等急了,不好拖的太远啊。”

       马上开拍?

       曹正辉脸上一抽,刚才发布会不是还说一切都还早的嘛,怎么突然一下就马上要开拍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了。

       曹正辉笑道,“如果李导愿意帮忙的话,我们会为贺岁档李导的电影提供更多的宣传。”

       有些人好办,但是个别还是需要给点好处的。

       之前他已经联系了张一谋、马小刚、程凯哥等大导演,不过他们都没空,不玩这个东西。

       他也是才想起来,李谦的新电影那么多人关注,不是正好能吸引用户注册嘛,所以才急忙忙地赶了过来,生怕李谦在开机发布会上先透露了自己新片的信息,那就缺少一丝悬念了。

       曹正辉道,“6月初正式上线。”

       “6月啊...”

       李谦有些迟疑,考虑了一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

       “那行,我就帮曹总这个忙,只是估计又要被观众念叨了,我们做电影这行的,就是这样,要接受各方面的质疑了。”

       连续两部电影大卖,《月球》大卖2.6亿多,李谦可以说已经不用太多的宣传手段了,只要让他们知道自己新电影开拍了,就够了。

       原本不想卖关子的,过几天就宣布,不过要是换来薪浪支持自己电影的宣传,晚几天就晚几天吧。

       曹正辉也没戳穿,笑道,“那真是太谢谢李导了,李导也放心,到时候我们也会大力帮着宣传一下。”

       “就麻烦曹总了。”

       双赢的事,李谦也没有付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

       ......

       发布会结束之后,《超时空同居》就在怀柔拍摄室内戏份了,而紧接着电影市场因为《金陵!金陵!》的上映,迎来了一波**。

       卢钏,曾经备受期待的新人导演,金陵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无疑是备受关注的。

       22号星期三,《金陵!金陵!》首日拿到900万票房,对于这个题材而言,也算是大卖了。

       接下来的星期四、五、六三天,三天一共拿到3200万,四天票房破四千万。

       不过,迎接这部电影的,毫无疑问是铺天盖地的骂声,短短四天,卢钏已经被打上了汉奸的标签。

       也是作死,拍成这个鬼样子,真的很难不这样认为。

       全片以一个霓虹人的眼光看待这一场大屠杀,电影里的人物心理历程,只有霓虹人,而没有华国人的。

       在最后,霓虹人角川自杀了,完成了一个人物的性格转变过程,显示出电影的性格发展主线是完全放在霓虹人身上的,而华国人面对着灾难,从一开始就是麻木不仁,到最后依然如此,性格没有任何变化,像是一群带宰的羔羊。

       最后意外被角川释放的士兵,竟然傻乎乎地面露笑容,用脚趾头想想,任何一个逃出地狱的华国人,都不会那样露出傻乎乎的憨厚的笑容、

       这种笑容里包含着难道是庆幸自己死里逃生,庆幸碰到了一个善良的日本人,拾到了自己的一条命?

       华**人遭受屠杀时、平民妇女被杀时,都采用的是一种全景式的俯视的视角,镜头多在华国人的面前平摇而过。

       观众在镜头前,看到的是全无表情、麻木不仁的华国人的脸,这种角度,完全就是霓虹屠杀者看到的角度。

       本该引起观众共鸣的那些镜头,也都被卢钏刻意淡化了。

       范炜的女儿被霓虹人扔出窗外,本来孩子的死是最容易打动人心的,结果之前范炜去像霓虹人高密,导致难民营的军人被杀,这种时候观众很难站在范炜的角度。

       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不是蠢就是坏。

       施暴者就拉了一个虚构的具有人性的角色出来重点展现,而受害者还给他们设定一个该死的原因,所表现出来的大多数受害者,好像该死一样。

       面对铺天盖地的骂声,卢钏也不停地回应观众,挨个个地解释电影里一个个镜头的深层含义。

       反正意思就是,我拍的不是这个意思,观众都理解错了,你们都听我说,我说的就是我要表达的,看不懂再去看一遍。

       华国大约是世界上出误解电影最多的国家之一了。

       每部电影不是电影自己说话,都要导演跳出来告诉大家,你们应该怎么来看这部电影。

       不知道这算是我们全民欣赏水平太低。

       还是导演太失败,叙事混乱,观点暧昧,表现模糊,故弄玄虚,一塌糊涂。

       好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嘴硬的导演,总是习惯性地把电影的失败归咎于观众看不懂,以此来安慰自己。

       上映之前还宣传是华语版的《辛德勒名单》,脸都不要了,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级别的电影。

       电影市场因为《金陵!金陵!》而异常火爆,所有媒体、影评人、观众都在讨论这部电影,吵得不可开价。

       ......

       26日下午,一年一度的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就在一片喧嚣中迎来了颁奖典礼。

       李谦也抽出时间来了一趟,《月球》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视觉效果,五项提名,基本上能拿的提名都拿了。

       不光是《月球》,郭凡和齐玉昆也来了,《大白鲨2》拿了最佳处女作、最佳视觉效果两个提名,《127小时》也拿了最佳处女作提名,以及邓朝的影帝提名。

       红毯入口处,三个剧组聚在一起,成了现场提名最多的一群人。

       人多势众,让其他剧组侧目不已。

       《画皮》、《叶问》、《非诚勿扰》、《梅兰芳》、《李米的猜想》这几部大热电影也到了,各自和熟悉的人凑在一堆。

       这年大学生电影节,也算是这么多年最热闹的一次。

       望着被簇拥在中间的李谦,其他导演也不禁投来目光。

       25岁,2.6亿票房,堪称妖孽。

       程凯哥第一次见到李谦,贺岁档那点不舒服也丢脑后去了,现在只剩好奇。

       而马小刚,向李谦这边看了一眼,又低头沉思,不知道在想什么。

       不光是各个导演,现场的众多演员们,不管是一线还是几线,都频频朝那边看去。

       现场这些演员,除了邓朝、孙丽之外,也就陈昆去工作室试了一次镜,其他人都没有人和李谦接触过,对这么一位迅速崛起的导演,还是完全陌生的。

       这还是李谦第一次在自己电影首映式以外的场合,成为关注的中心。